-
菁英会 | WAIC 2025以青春之力,筑AI学术新高峰:中国青年菁英共议学术破局之道
2025-08-04,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,青年菁英交流会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。这场以“年轻的事业,年轻人的事业”为主题的聚会,汇聚了AI领域中坚力量与思想引领者。图灵奖得主、中科院外籍院士John Hopcroft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凌文分别致辞,为青年学者点燃思想火炬。
Hopcroft教授通过视频致辞,回顾了自己学术生涯中的“随机机遇”,强调真正值得追随的,是内心的兴奋与热爱。他鼓励青年:“如果某个机会让你感到兴奋,那就大胆去探索;如果它看起来像一份枯燥的任务,那可能就不值得。”他指出,自己能够进入普林斯顿、康奈尔等顶尖学府,正是源于一个又一个“偶然的选择”,而非事先计划的“职业路径”。这段真诚而富有启发性的分享,为青年学者打开了追求热爱、走出路径依赖的思维通道。他的经验,也成为鼓励青年学者走出路径依赖、坚持直觉热爱的宝贵参考。
凌文院士完全脱稿致辞,语气铿锵、激情洋溢,他以“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”比喻青年,寄语中国AI的未来需由青年“在国际舞台上挺起脊梁”。他引用毛泽东主席1957年在莫斯科对青年人的寄语:“世界是你们的,也是我们的,但归根到底是你们的。”鼓励青年人要以强烈的国家使命感与历史担当,投身AI科研与国际竞争。他指出,AI是属于青年的未来科技战场,“希望今天在场的青年人,有朝一日能成为让全世界AI学界足以尊敬的中国学者。”
以顶会为峰:中国学术自信的起点
在论文菁英集发布环节,WAIC Academic学术板块正式启动。正如与会领导在该环节所指出的:“中国还缺一个属于自己的国际学术顶会,现在是时候以WAIC为依托,正式起步了。”活动主持人孔令和教授也强调:“国际顶会皆源于北美,现在是时候打造中国自己的学术顶会了。”当前,WAIC已完成学术投稿系统搭建,并与Nature大中华区、npj AI等国际期刊展开合作,优秀论文将被推荐至国际顶刊。
根据规划,WAIC Academic将通过“三步走”战略,于未来三至五年内,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AI学术平台。2025年试点阶段已收录全国多所高校与科研机构的论文,并发布《青年菁英论文菁萃集》。活动现场同步成立学术委员会,由凌文院士、熊辉教授、滕尚华教授等重量级专家共同点亮启动,助力青年学术从“萌芽”走向“高峰”。
正如主持人在发布环节所强调:“中国拥有坚定的国家战略、强大的产业支撑与持续8年WAIC大会的资源沉淀,现在是时候以WAIC为依托,打造我们自己的国际学术顶会。”
以争鸣为刃:破立之间的学术重构
本次活动最具张力的瞬间,出现在青年学者圆桌讨论的后半段。圆桌进入后半段,气氛转向更自由的即兴讨论,嘉宾们纷纷脱稿发言,不拘框架、直指要害。原本预设的问题逐渐让位于自由发挥,大家围绕“如何重构AI领域的学术评价体系”“论文评审机制是否有效”“如何打破学术界的国际规则壁垒”等关键议题,展开一场真问题导向的深度交锋。
复旦大学邱锡鹏教授直言:“现在的论文评审机制更像体操打分,主观且滞后。我们更需要像田径赛——比拼真正的实力。”他提出“备案制替代审稿制”的构想,主张用时间与产业应用来验证成果价值。
林洲汉教授进一步提出:“为什么AI论文只能是PDF?是否可以采用动态展示、多模态演示等更符合AI特性的方式进行评价?”他指出,未来的论文不应局限于文本,而应支持视频、交互展示等多模态形式,以适应AI技术的发展速度。
张弛副院长则呼吁,打破语言壁垒,推动中文论文的国际表达权:“讲好中国故事,不必非得用英语;中文也应成为AI领域的国际学术语言。”
谭志羽研究员强调:“论文的价值,不能仅由审稿人决定,还应由实际应用场景、企业反馈来衡量。”他建议建立产业界可参与的开放式社区评审体系,为科研成果建立更紧密的闭环验证机制。
任炬教授指出,AI研究要多元化,“不仅是论文,开源、落地、创新实践都应纳入科研评价指标。”他分享清华已在试点博士毕业标准改革,“从3篇论文降至1篇,未来甚至可能不要求论文,而是以研究实际价值为导向。”
这些“脱稿式发言”虽非事前准备,却迸发出最真切的洞察与勇气。共识逐渐浮现:未来的学术生态,需要超越当前的制度惯性,在机制、语言、呈现方式上展开全面革新。
以破局为魂:定义中国AI的新学术范式
熊辉教授、滕尚华教授等多位专家的主题演讲,进一步为青年指明方向。熊辉提出“人类智能四境界”理论,强调“从博闻强识到无中生有”的能力转型,并提出“人机协同智能体”是AI时代人才培养的关键。他强调,未来的人才需要具备“驾驭AI做好本职工作”“与机器差异化共存”“形成混合智能体”“具备0到1的创新力”四种能力。
滕尚华则从学习理论出发,讨论了无标签数据、正则化策略如何突破算法瓶颈,并指出“科研的核心是提问题,哪怕猜想是错的,都是通往新发现的路径”。他认为,未来的AI科研范式需要建立在可验证、可解释与通用性的新逻辑上。
李学龙则展示了AI与通信融合的“智传网三律”:信容律、同源律、集成律。他提出“用计算换带宽”的智能传输范式,正在改变传统通信逻辑,已在远洋航运、AI反诈等实际场景落地,为科研转化提供了新的样板。
结语:让世界看见“学术上的中国声音”
2025年的这个夏天,在WAIC青年菁英交流会上,一群青年学者围绕学术顶会、评价体系、人才培养展开真问题讨论,既有理性的制度反思,也有情感的身份认同。他们用行动回应了“AI是年轻人的事业”这句话的时代呼唤。
正如一位嘉宾所言:“中国AI的未来,不是成为谁的影子,而是定义自己的光。”这场菁英会,也许只是破冰的一角,但它预示着:当我们真正开始构建自己的学术平台、形成自己的评价体系、汇聚自己的青年力量,一个属于中国的AI学术新时代,正在路上。
- 责任编辑: 胡祥熙 
-
鸿蒙世界,正上演“寒武纪大爆发”
2025-08-04 14:45 观网财经-科创 -
大疆、影石相互“偷家”!天空与全景的边界瓦解
2025-08-04 13:43 观网财经-消费 -
AI大潮下的具身和人形,中国在跟跑还是并跑?
2025-08-04 13:22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-
华夏人寿被吊销业务许可证,原董事长、董秘被终身禁业
2025-08-04 19:42 -
李宁还能回到过去吗?
2025-08-04 10:27 观网财经-消费 -
AI+中国,能否带来东方文艺的复兴?
2025-08-04 10:06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-
苹果在华营收两年来首次恢复增长,库克:感谢“国补”
2025-08-04 07:25 观网财经-科创 -
普惠AI照进现实:云知声如何让技术“越山海”
2025-08-04 23:31 观网财经-科创 -
东鹏半年报:净利增加37.22%,半年营收首次破百亿
2025-08-04 23:19 观网财经-消费 -
特朗普对巴西关税新政引发连锁反应: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受冲击
2025-08-04 23:18 观网财经-消费 -
香港法院要求宗馥莉保全18亿美元信托,三子女证据曝光
2025-08-04 20:58 -
2025 WAIC丨加速规模化应用,与施耐德电气共赢“AI+产业”时代机遇
2025-08-04 19:40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-
独家对话:用平扫CT筛查早期癌症,阿里医疗AI正让国人夺回“主动权”
2025-08-04 19:38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-
尊湃窃取华为芯片技术案宣判:14人被判刑,总罚金超千万
2025-08-04 19:27 观网财经-科创 -
香港高等法院:宗馥莉暂不得提取汇丰账户资产
2025-08-04 19:25 -
谷歌回应恢复中国大陆服务传闻:截图不是来自Google
2025-08-04 19:10 -
计划以29.32亿港元进行私有化,大悦城地产或将退市
2025-08-04 16:43 -
66折,李嘉诚家族一项目大降价
2025-08-04 15:01 观网财经-房产 -
“立秋奶茶大战”在即,美团、饿了么、京东集体声明
2025-08-04 12:39 观网财经-互联网 -
梦百合、左右家居跨界开酒店,醉翁之意还是“卖货”?
2025-08-04 12:05
相关推荐 -
“街头黑帮堪比正规军”,瞧瞧美国人干的好事 评论 16“连政敌都在提醒卡尼,不要步其他G7的后尘” 评论 64印度官员:我们低估了中国产导弹的射程 评论 332又一典范!“中国方案更实惠,还手把手教技术” 评论 36最新闻 Hot
-
“连政敌都在提醒卡尼,不要步其他G7的后尘”
-
美国施压选边站,“韩国不想当被两只巨鲸压死的小虾”
-
“特朗普正与全球经济玩‘俄罗斯轮盘赌’”
-
“DOGE的意义所在就是送钱给总统”
-
印度官员:我们低估了中国产导弹的射程
-
又一典范!“中国方案更实惠,还手把手教技术”
-
“美出口审批机构趴窝,企业界急喊:中国订单要飞了”
-
创纪录!“欧洲人:中国制造真香”
-
“俄油,印度照买不误”
-
白俄罗斯防长:感谢中国军队
-
日本战败80周年,“石破茂考虑不发表个人谈话”
-
“加拿大船不让中国造,做人别太特朗普…”
-
“特朗普把印度当成反面教材,用来威胁其他国家”
-
“试驾完特斯拉,头也不回地买了中国车”
-
就业数据两月掉25.8万…特朗普破防,开了统计局长
-
往脸上贴金,特鲁多前官员:只有我们和中国,别人都不敢…
-